國家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021年,如何精準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國家賬本”惠企利民有哪些新安排?財政運行會面臨哪些挑戰(zhàn)?圍繞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白景明。
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精準有效、提質增效?
“精準有效”“提質增效、更可持續(x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出了要求。
在白景明看來,積極的財政政策“精準有效”應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財政政策在發(fā)揮效用時,應把成本控制在低點;第二,財政政策要聚焦解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堵點、痛點、難點;第三,財政政策的發(fā)力點要落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的地方。
財政政策“提質增效”如何理解?如何實現?
“提質增效,就是要在一定資金量的情況下,盡可能少花錢,按質量辦好事、多辦事?!卑拙懊髡f。
在他看來,要實現提質增效,一方面,要在財政支出上優(yōu)化結構,把資金用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地方;另一方面,要加強管理,確保資金“用有所值”。
為應對疫情影響、促進經濟復蘇,不少國家都出臺了各具特點的財政刺激政策。中國的財政政策力度如何?
白景明表示,2020年,我國出臺了提高赤字率、擴大專項債規(guī)模、發(fā)行抗疫特別國債、建立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等多項財政政策。相較于其他國家,中國的財政政策力度大,政策時效性強,統籌兼顧了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為中國經濟恢復向好提供助力。
“國家賬本”惠企利民有何新安排?
作為積極的財政政策的重要著力點,2020年我國加大了減稅降費力度,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fā)展。
“2020年,我國減稅降費規(guī)模預計達2.5萬億元,占GDP比重約為2.5%,這說明政府在‘切蛋糕’時把資金讓給了企業(yè)和百姓,力度很大。”白景明說。
在他看來,2021年繼續(xù)減稅降費是必然趨勢。今年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通過減稅降費,繼續(xù)“放水養(yǎng)魚”,進一步穩(wěn)住經濟基本盤。
“今年減稅降費的著力點還是要激發(fā)市場主體的活力,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è),幫助它們克服疫情影響,加足發(fā)展動力。”
2020年,我國創(chuàng)新性建立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日前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已明確,今年將繼續(xù)堅持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常態(tài)化制度化安排。
“資金直達機制有必要也有條件擴大范圍。”白景明表示,“一竿子插到底”的資金擴大范圍、增加規(guī)模之后,可更好助力解決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堵點難點,提升效率。
財政運行面臨哪些挑戰(zhàn)?
財政部28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下降3.9%。財政運行是否面臨挑戰(zhàn)?
在白景明看來,去年我國財政收入同比減少,一方面是受疫情影響,經濟運行受到沖擊,帶來財政收入下降;另一方面也有自我減收的因素,由于實施了大規(guī)模的減稅降費政策,“主動放棄”了一些收入。
“中國的財政運行從全球范圍來看是穩(wěn)健的,基本支出是可以保證的?!卑拙懊髡f,在采取了多項有力舉措之后,基層市縣?;久裆?、保工資、保運轉的財力是有保障的。展望2021年,隨著經濟不斷恢復向好,財政收入的增速有望轉正。
他表示,財政收支壓力一直存在,原因在于支出需求是無限的,但財政收入是有限的。“我國財政收支矛盾是有的,但是相對而言的。這一矛盾來自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這些都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支持推動。”
白景明認為,長期來看,應對人口老齡化,將會成為未來財政運行的一個挑戰(zhàn)。中國財政支出結構未來應積極調整,更加向社會保障特別是養(yǎng)老保險支出傾斜?!百Y金用在哪兒?就應用于解決短板問題,用于緩解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矛盾。”
“十四五”財政領域有哪些新看點?
“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fā)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階段。財政領域將會有哪些新看點?
在白景明看來,“十四五”的五年間,不少重要的財政改革推進可期。圍繞進一步健全現代財政制度,應進一步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完善政府間收入分配;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加強預算績效管理。
與此同時,進一步完善財政支出政策和制度,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在保障公共服務均等化等重點支出上繼續(xù)加力。
“此外,稅制改革也將繼續(xù)推進。”白景明表示,要圍繞促進企業(yè)發(fā)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進一步完善稅收優(yōu)惠政策,加強稅制改革和稅收政策的銜接協調,推動新發(fā)展格局加快構建。(記者 申鋮)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