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業(yè)結構性矛盾加劇 需警惕投資過熱風險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23





《2024年度重點石化產品產能預警報告》指出--需警惕石化行業(yè)投資過熱風險


  近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合會發(fā)布《2024年度重點石化產品產能預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目前石化行業(yè)仍然處于投資高峰期,未來幾年,大宗石化化工產品產能仍將快速增長,這將導致行業(yè)競爭愈發(fā)激烈,企業(yè)盈利更加困難。與此同時,大量投資投放到大宗基礎原料及中低端化學品,導致發(fā)展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結構性矛盾加劇。《報告》建議,投資熱情高漲背后,需警惕投資風險。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石油和化工行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30507家,實現工業(yè)增長值同比增長8.4%,比全部工業(yè)增長值增幅快4.2個百分點。實現營業(yè)收入15.95萬億元,同比下降1.1%;利潤總額 8733.6 億元,同比下降 20.7%;營業(yè)收入和利潤總額降幅分別比上半年縮小3.3個和20.6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隨著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產和下游“延鏈”“補鏈”,石化原料和合成樹脂處于擴產高峰期。對二甲苯(PX)產能持續(xù)大增,2023年產能增長21.9%;乙烯、丙烯、PTA、乙二醇、己內酰胺等石化原料產能同比增長10%-15%;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環(huán)氧樹脂等合成樹脂產能增長率在10%左右,聚氯乙烯產能增長4.5%。由于新建裝置產能的投放,主要石化原料產量大幅增長。乙烯產量2023年比2022年增長了8.4%,丙烯增長了10.3%,PX增長了32.3%,乙二醇增長了24.1%,己內酰胺增長了15.9%。


  隨著產量的增加,部分長期供不應求的產品自給率有了較大改善。比如,PX的自給率由2022年的70.2%%提高到2023年的76.3%,乙二醇的自給率由2022年63.9%提高到2023年的70.0%,聚碳酸酯的自給率由2022年的61.9%提高到78.8%,乙烯當量自給率由2022年的66.2%提高到2023年的68.4%。另外,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和電池技術的進步,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產能較2022年大增84.3%,產量增長32.7%。


  不過,因產能增長過快,部分產品出現階段性供需失衡,2023年產能平均利用率有所下降。比如,環(huán)氧丙烷產能同比增長24.8%,達612萬噸,國內表觀消費量469萬噸,產能利用率由2022年的79.8%下降到70.1%,下降9.7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我國高端化工產品發(fā)展不足,仍需依賴進口。


  《報告》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化工新材料自給率約80%,不少高端產品仍需進口以滿足國內需求,如工程塑料、功能性膜材料、電子化學品自給率不足80%,高端聚烯烴、高性能纖維不足60%。


  “2023年,我國進口合成樹脂2854.1萬噸,進口貿易額429.6億美元,其中不少都是高端品種和專用牌號,部分產品我國還無法生產。進口聚乙烯高達1344萬噸,茂金屬聚烯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端聚烯烴仍依賴進口。”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合會副會長孫偉善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石化行業(yè)仍然處于投資高峰期,投資風險需引起關注。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合會不完全統計,目前煉油擬在建項目4個,合計產能5000萬噸/年;乙烯擬在建項目25個,合計新增產能約2600萬噸/年,預計2024年新增產能570萬噸/年,到2024年底全國乙烯產能將達到5720萬噸/年,較2023年增長11.1%;乙二醇擬在建項目11個,合計新增產能615萬噸/年,新建項目投產將使乙二醇存在過剩的風險。另外,《報告》指出,投資熱將使已供過于求的丙烯、聚丙烯、PTA、己內酰胺、環(huán)氧丙烷、環(huán)氧氯丙烷、環(huán)氧樹脂、順丁橡膠、電石和BDO等產品產能過剩的局面越發(fā)嚴重,而POE、磷酸鐵鋰等部分高端產品也存在投資過熱苗頭。


  投資過熱引起的負面效應正在顯現。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石化行業(yè)實現利潤總額8733.6億元,同比下降20.7%。


  “原油、天然氣及其絕大多數石化產品的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造成了2023年石化全行業(yè)'增產增銷不增利'的情況。據統計,2023年布倫特原油均價82.6美元/桶,同比下降18.3%。重點監(jiān)測的主要大宗石化化工產品價格均下降,其中丙烯、PTA、甲醇、乙二醇、己內酰胺、聚丙烯、聚氯乙烯、丁基橡膠和電石連續(xù)兩年生產虧本?!睂O偉善指出,未來產能過快增長將導致競爭越發(fā)激烈,企業(yè)盈利更加困難。


  基于當前的行業(yè)現狀,《報告》建議,要警惕化工產能過剩苗頭,加強熱點化工品產能擴張監(jiān)測,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投資,建立常態(tài)化產能監(jiān)測與預警機制,完善預警信息發(fā)布。另外,要加強新增產能項目先進性評審,避免項目低水平重復建設。(記者 李玲)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