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實現(xiàn)世界級技術突破 “水利重器”帶動地方超百億元產業(yè)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7-02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集防洪、航運、發(fā)電、水資源配置和灌溉等綜合效益于一體,是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關鍵節(jié)點。作為樞紐左岸工程的一部分,大藤峽船閘于2020年投運之后,讓西江船舶的通航能力從300噸級提升至3000噸級,成為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咽喉”。大藤峽船閘在建設過程中有哪些世界級技術突破?又是如何發(fā)揮它的作用?


  總臺記者 朱思穎:大藤峽船閘由上下游兩條引航道、上下兩個閘首、一個閘室組成,總長超3700米。是國內目前規(guī)模最大、水頭最高的單級船閘,上、下游通航水位落差能夠達到40.25米。我現(xiàn)在就站在下閘首的閘門之上,這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閘門,高47.5米,比三峽的閘門還要高出9米,相當于16層樓的高度。這是一個典型的雙開門,單扇門的重量能夠達到1295噸,相當于一艘輕型護衛(wèi)艦的重量,單扇門的面積也達到了2.5個籃球場大小。在閉合的時候,閘門呈“人”字形,因而得名人字閘門。這樣的閘門可以更好地抗擊水壓,提供安全可靠的運轉保障。在安裝這樣的龐然大物的時候,在閉合時,精度要求只在0.05毫米,只相當于一根頭發(fā)絲的直徑。


  一艘由廣西武宣下行前往廣東的貨船準備過閘,由于上下游水頭落差的原因,船舶需要通過船閘閘室的輸泄水,完成上游到下游、下游到上游的位置轉換。如果像這艘船一樣是下行,就需要通過上閘首進入閘室,閘室進行泄水達到與下游水位持平,下閘首再打開,船舶就能駛出。通常情況下,這個長約300米的閘室能夠在12分鐘內完成超40萬方的輸泄水,相當于桂平市居民3天的用水量。


  排隊上行的船舶會通過已經打開的下閘門進入閘室,閘室再充水到達上游的水位,這時上閘門打開,這些船舶就能駛出,再換下行的船舶進入閘室。就這樣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形成了循環(huán)的通航。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船閘管理中心主任 王小林:大藤峽船閘已經實現(xiàn)24小時通航,船舶單次過閘時間僅需1個小時左右,效率較運行初期大幅提升,每天通航能力14閘次—16閘次。閘室內能同時容納6條3000噸級船舶,或12條1000噸級船舶,設計年通過能力5200萬噸。


  總臺記者 朱思穎:大藤峽船閘的建設,讓航道變深變寬,提升了航運能力。以往的險灘、礁石沒于水下,船舶不再容易觸礁。船閘通航3年來,西江干流的航運需求得到極大增長。截至目前,大藤峽船閘累計過船超7.6萬艘,核載總量超1.74億噸,帶動了地方超百億元的產業(yè),珠江—西江經濟帶的發(fā)展被注入更多新動能。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