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部分海外鐵礦開發(fā)力度較大的鋼鐵企業(yè)可能在“十三五”期間實現鐵礦石自給自足。例如,武鋼集團在海外目前共有11個合資或控股鐵礦項目,預計2018年以后可實現海外鐵礦石全面達產,屆時武鋼可基本實現鐵礦石自產自足。
如果我國規(guī)劃海外鐵礦石權益礦產能3.54億噸全部達產,則2020年我國海外權益鐵礦石量將占全年鐵礦進口量的44%,該指標仍低于日本13個~26個百分點。
當前,我國海外鐵礦山開發(fā)面臨諸多制因素和困難的挑戰(zhàn),我國依靠進口鐵礦石的局面仍將長期存在;利用海外礦的開發(fā),部分鋼鐵企業(yè)可能在“十三五”期間實現鐵礦石自給自足,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海外鐵礦石投資開發(fā)力度總體上穩(wěn)中有降。
海外鐵礦山投資開發(fā)現狀
近年來,我國眾多企業(yè)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據統計,2006年~2012年我國各類企業(yè)海外鐵礦權益投資累計超過140美億元,參與了39個大型海外鐵礦項目的勘探、設計和建設。截至2012年,中方涉礦項目探明和控制儲量約為736億噸,獲得規(guī)劃權益礦產能合計3.54億噸左右,占參與項目成品礦總產能7.12億噸的49.7%。
我國海外投資鐵礦主要集中在西澳大利亞、加拿大魁北克省和西非三個地區(qū)。其中,在鐵礦石品位高、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合作項目共有19項,幾乎占了全部海外項目的一半;加拿大主要有武鋼集團公司等5個項目;西非主要有中國鋁業(yè)等投資了200億元的幾內亞西芒杜鐵礦等3個項目。由于基建投資、人工成本、資源條件等方面的差異,在西非投資的項目成本要低于澳大利亞。截至2012年,我國海外權益鐵礦產能達7000萬噸左右,約占當年鐵礦石進口量的10%。但與日本近年海外權益進口鐵礦約7400萬噸,占其全年進口鐵礦量57%~70%相比,我國差距太大。
海外投資面臨的主要問題
問題一:海外新建項目較少
我國投資海外鐵礦項目建設的高峰期在2006年~2008年,由于近幾年中方新建海外鐵礦項目意愿減弱,近期新建項目較少。其主要原因包括高品位、低成本露天礦的大幅減少,中方投資主體資金匱乏、對鐵礦石需求樂觀預期的降低,進口鐵礦石貿易機制由傳統的年度長期協議向現貨、指數定價和期貨等多元化定價機制轉變等。
同時,目前我國海外投資的多數在建項目的前期工作也面臨著鐵礦資源量不確定,有待進一步開展地質勘探、選礦試驗、可行性研究和環(huán)境評價等大量前期論證工作,并須要不斷補充投入大量資金。例如,武鋼集團公司在加拿大參股的世紀公司的幾個鐵礦項目資源潛力超過500億噸,但這些項目的礦區(qū)地質工作深度不夠,還須投入大量資金開展深入勘探。
此外,由于海外鐵礦山投資開發(fā)期較長,從勘探到礦山建設、開采、投產,一般需要5年~6年時間。因此,我國海外鐵礦山投資開發(fā)的在建項目投產期大多在“十二五”末期或“十三五”期間。
問題二:基礎設施不配套
從地理位置分析來看,我國海外鐵礦項目大多地處偏僻,缺少鐵路、港口、電廠等配套基礎設施。這些項目中的問題有的需中方投巨資解決,有的還受制于第三方控制的基礎設施。
澳大利亞和南美洲在基礎設施上雖然比較完善,但是主要鐵路和港口被幾個大型鐵礦公司壟斷。如果想要開新礦,將面臨著修建鐵路和租用港口的問題,基建成本大幅度增加。如中國鋁業(yè)投資的幾內亞西芒杜項目須新建650公里鐵路和3個25萬噸的深水港口,其投資額和不可預見費約為120億美元,占項目總投資的66%。中鋼集團收購澳大利亞中西部礦業(yè)項目后,由于澳大利亞鐵礦石開采商MurchisonMetalsLtd.(MMX.AU)和日本三菱公司負責相關鐵路和港口的施工,但這些基礎設施項目因成本壓力不斷上升未能按原計劃推進,影響了礦山項目的實施。
相對澳大利亞和南美洲而言,非洲礦山的基礎設施,包括水、電、運輸等方面的欠缺是影響礦山開發(fā)的重要因素。
問題三:投資主體實力不足
一般來說,鐵礦山生產能力越大,物流量越大,鐵路運輸距離越遠,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在內的投資額就越大。根據目前在建項目的投資估算,海外鐵礦開發(fā)項目首期建設1000萬噸產能的投資額平均約20億美元;如果是低品位項目,投資額則需近30億美元,而幾內亞西芒杜項目目前總投資已高達200億美元。
然而,這些投資主體近期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普遍經營狀況不佳。大型海外鐵礦開發(fā)企業(yè)大多都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tài),而另一些規(guī)模相對較小的鋼鐵企業(yè),其資產負債率已較高。因此,我國海外鐵礦開發(fā)企業(yè)在解決項目資本金和融資方面面臨較大壓力。
問題四:投資成本和生產成本偏高
鐵礦石投資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成本,誰的成本低,誰就能在礦價低迷的情況下生存下來,并能在礦價大幅上漲階段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我國海外項目鐵礦石成本普遍偏高。
目前中方投資的海外鐵礦大部分為品位30%左右的低品位礦,需大量增加選礦、電廠、取水等設施的建設投資,噸礦投資成本比富礦至少高出100美元。同時,大多數海外鐵礦項目位于地遠人稀的待開發(fā)區(qū)域,交通運輸、水電供應等配套條件缺乏,人工成本很高,不少項目鐵礦石的離岸成本(礦權費、建設投資、生產成本、期間費)已達100美元/噸左右,造成鐵礦石生產成本明顯高于目前三大礦商的40美元/噸~50美元/噸水平,同時也高于國產礦的75美元/噸~85美元/噸水平。如中信泰富公司2006年收購澳大利亞SinoIron(賽諾鐵礦)和BalmoralIron(巴爾莫勒爾鐵礦)公司全部股權的磁鐵礦項目,原計劃投資約42億美元,后由于項目前期評估嚴重不足,頻超預算,目前項目投資金額已增加到80億美元。更嚴重的是,由于前期勘探評估不充分,該礦生產成本已經達到100美元/噸,再加上運輸費用和澳元匯率波動,該礦面臨著投產就虧損的尷尬局面。
事實上,目前很多企業(yè)的海外鐵礦石項目存在財務效益較低、抗市場風險能力差等問題,一旦進口鐵礦石價格出現較大下跌,將面臨虧損的局面。
此外,近年來我國眾多鋼鐵企業(yè)和相關企業(yè)認識到海外開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紛紛“走出去”開發(fā)鐵礦項目,但由于缺少國家層面的統一規(guī)劃,企業(yè)各自為戰(zhàn),獨立對外,不同企業(yè)、金融機構之間又存在惡性競爭的情況,導致一些海外開礦項目失利或重大項目難以有效推進。
海外投資開發(fā)面臨的形勢
依靠進口鐵礦石的局面將長期存在。據預測,2020年我國生鐵需求量將達7.8億噸,相當于鐵礦石需求量約為12.5億噸;考慮到國內鐵礦石供應情況,預計進口鐵礦石需求量為7.5億噸左右,鐵礦石對外依存度仍將維持在65%左右。如果我國規(guī)劃的海外鐵礦石權益礦產能3.54億噸全部達產,則2020年我國海外權益鐵礦石量將占全年鐵礦進口量的44%,該指標仍低于日本13個~26個百分點,無法有效扭轉進口鐵礦石價格由國外三大礦業(yè)主導的局面。這是由于,一方面同期三大礦商也在大幅擴產鐵礦山項目,到2015年就將增產3.8億噸,且當前國際鐵礦石貿易中的高品位鐵礦石仍掌握在三大礦商手中;另一方面其控制的鐵礦石指數定價模式仍可能長期影響國際鐵礦石價格走勢。
部分鋼鐵企業(yè)可能率先實現鐵礦石自給自足。未來我國海外鐵礦石供應將形成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西非等四大主要貿易基地。我國部分海外鐵礦開發(fā)力度較大的鋼鐵企業(yè)可能在“十三五”期間實現鐵礦石自給自足。例如武鋼集團在海外目前共有11個合資或控股鐵礦項目,探明和控制儲量約358億噸,規(guī)劃權益礦產能可達7225萬噸,預計2018年以后可實現海外鐵礦石全面達產,屆時武鋼可基本實現鐵礦石自產自足。
我國海外鐵礦石投資開發(fā)力度總體上穩(wěn)中有降。據行業(yè)專家預測,在全球鋼鐵需求放緩,鐵礦石產能穩(wěn)步增長,新項目開發(fā)成本大幅提高的背景下,2015年~2020年我國進口鐵礦石價格走勢很有可能是穩(wěn)中有降,品位62%礦石到岸價格將在100美元/噸~120美元/噸之間,而且價格波動較小。進口鐵礦石價格走低可能意味著我國海外鐵礦石投資開發(fā)利潤率和投資回報率下降。因此,我國“十三五”期間海外鐵礦石投資開發(fā)力度總體上可能穩(wěn)中有降。
來源:中國冶金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