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月份汽車銷量數據的公布,疫情對汽車業(yè)的影響有了最直觀的呈現(xiàn)。5月9日,乘聯(lián)會發(fā)布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05.2萬輛,同比下降35%,環(huán)比下降33%。
乘聯(lián)會表示,4月份乘用車零售市場持續(xù)保持低位。由于各地堅決阻斷疫情的措施對經銷商的店面運營帶來一定影響,4月份吉林、上海、山東、廣東、河北等地經銷商進店和成交都受到影響,有部分品牌20%左右經銷商的店面靜止,客流中斷的損失較大,加之部分品牌車型斷供造成下降95%以上的損失,因此4月份乘用車零售損失較大。
事實上,這已經是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我國汽車供應鏈面臨的第二次極限施壓。算上武漢、吉林、上海及長三角,疫情發(fā)生兩年多來,中國汽車業(yè)的四大產業(yè)聚集地都經歷了疫情帶來的沖擊。
“(4月份)情況非常嚴峻,5月份還要看后續(xù)的發(fā)展,短時期想完成全面復產很困難。”敏實集團CEO陳斌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最大的難題在于物流運輸,甚至比供應鏈的困難還要大。“各地防疫措施導致很多工廠零件要么在廠運不出來,要么在途要延期很久。此外,小供應商的生存問題也開始顯現(xiàn),對于供應鏈風險的二次沖擊值得警惕?!?/p>
復工復產車企 產能釋放慢排產周期亂
資料顯示,敏實集團不僅是全球最大汽車外飾件供應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鋁電池盒供應商,連續(xù)數年上榜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據陳斌波透露,5月份很多車廠都啟動了復工,但復工大多數也僅限于單班生產,只有平時產能水平的50%,預估行業(yè)整體產能運轉狀況不會超過70%。
有東北區(qū)域某車企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本地零部件貨2-4個小時即可上產線,所以基本不備貨。除了進口件會額外備貨,外地的庫存最多也就一個星期的量。如今庫存都已消耗殆盡。
“上個月工廠只生產了5天左右,基本處于生產停滯的狀態(tài)。為保障生產,上個月我們租了倉庫囤放之前根據要貨計劃運送過來的零件。”該負責人表示,現(xiàn)在的問題是,“多出一些件,又缺了很多件??傊?,庫存狀況非常不均衡,簡而言之就是缺少一輛汽車整套的零部件?!?/p>
據記者了解,目前很多車企的生產安排并非按照市場需求進行,而是看有哪些零件,能夠造出什么車。即從常態(tài)的“以銷定產”,轉換成非常態(tài)的“以產定銷”,導致生產和銷售不匹配的情況屢見不鮮。
“3月份和4月份經歷虧損,真的是第一次遇見,完全是靠天吃飯?!庇泻腺Y品牌經銷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xiàn)階段的問題是生產端和終端無法建立接口關系,整車廠根據庫存零件排產,“我想賣的車沒有,不想賣的車壓給我。生產周期上,也一改之前的按月排產,變成按周排產。因為零部件供應不受控,最離譜的車廠甚至每天都在改變生產計劃,有什么零件就去造什么車。”上述經銷商表示。
實際上,在生產端產能釋放緩慢、排產周期混亂之外,還有來自于需求端的問題。受疫情影響,4S店開門開業(yè)但鮮有人光顧,消費者持幣觀望情緒濃厚,導致4月份產銷數據滑坡。
中小供應商生存堪憂 應嚴防供應鏈遭受二次沖擊
上海汽車產業(yè)正在加速解凍。4月16日,上海出臺了復工復產名單,汽車和汽車零部件企業(yè)占到了200多家。這其中就包括上汽集團和特斯拉上海工廠。
有汽車券商分析師對于上汽集團的復工復產情況進行了調研,上汽乘用車復工復產的情況已經恢復到70%-80%,合資品牌如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比例稍低?!罢w來看,整車廠處于環(huán)比改善的過程中。盡管4月份整體產能出現(xiàn)了30%-40%的下滑,但5月份定的目標都比較樂觀。車企們希望通過復工復產、加班加點,以及前期積累的需求釋放,將本月產能拉回正常水平。”上述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目前大型車企和零部件二、三級供應商都在有序復工,問題不大?!钡頌門ier1(一級供應商)的陳斌波對于未來供應鏈的“戰(zhàn)事”仍憂心忡忡。在他看來,能源和材料都在漲價,比如鋁合金材料漲幅驚人,煤電價格也在上漲,加上開工不足,中小零部件企業(yè)正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
“隨著疫情反復,未來還會面臨一個新問題,即規(guī)模更小、抗風險能力更差的末端供應商能否挺到局面好轉。有跡象顯示,他們之中有很多生存狀況已亮起了紅燈,這對于供應鏈風險可能帶來的二次沖擊值得警惕?!标惐蟛◤娬{。
當記者問及供應鏈危機解除的時間預期,陳斌波表示,整車廠都會給零部件企業(yè)提前發(fā)出預示計劃。根據現(xiàn)有多份預示計劃顯示,6月份的數據將達到往期產能的九成左右。據此,陳斌波認為,汽車行業(yè)產能和供應情況完全實現(xiàn)好轉,至少要到6月份以后甚至是7月份。
轉自:證券日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