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肝衰竭是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五醫(yī)學中心肝病醫(yī)學部鄒正升教授、紀冬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其他科研團隊,針對非對乙酰氨基酚(即撲熱息痛)藥物所致的急性肝衰竭創(chuàng)建了新型預后模型。該模型可以推測患者當前生存率,經驗證準確度高達90%以上。目前,該研究成果已發(fā)表在《國際肝病學》雜志上。
根據是否由于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導致的肝衰竭,可將藥物性肝衰竭分為兩類。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導致的肝衰竭在西方國家較為常見,其預后相對較好。而國內90%以上藥物性肝衰竭是服用除對乙酰氨基酚以外的藥物導致的,其病死率高達80%左右。對于生存率低的患者,需要進行緊急肝移植治療。因此,及時預測生存率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國際目前缺乏相應的大樣本研究。
該團隊聯合國內多家醫(yī)院,創(chuàng)建了全球最大樣本隊列,最終闡明了與藥物性肝衰竭生存率高度相關的5個因素,即凝血功能障礙程度、肝性腦病程度、是否使用人工肝、是否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藥物?;诖藙?chuàng)建的新型無創(chuàng)列線圖模型(DIALF-5),可在肝衰竭后的不同時間點將5個因素量化評分,預測當時的生存率。對于生存率低的患者,及時啟動肝移植治療。(戴欣 韓琳)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