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和兒童飲用量的逐年上升,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qū)紛紛出臺對含糖飲料征稅的政策,同時,國內關于向含糖飲料征稅以減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我國糖稅時代是否將會很快到來?糖稅是否真的能減低人們對糖的攝入量?
警惕過量飲用含糖飲料
據(jù)原國家衛(wèi)計委2017年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25%,糖尿病的患病率達10%,多鹽、多油、多糖、少運動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是罪魁禍首。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指南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天的糖攝入量不超過總能量的5%(約25克),最高不超過10%(約50克)。
由600毫升瓶裝可樂配料表可知,每100毫升含糖10克,一整瓶含糖量已達到60克。上海市消保委調查結果顯示,一杯正常大小的奶茶中含糖量高達62克,相當于14塊方糖。喝一瓶可樂或者一杯奶茶,攝入的糖分就超過了一整天建議的攝入量,加上其他食物中的“隱形糖”,每天攝入的糖分已遠高于建議量。
據(jù)原國家衛(wèi)計委數(shù)據(jù)顯示,在我國3—17歲的青少年兒童群體中,含糖飲料消費量相當可觀,飲料高消費者添加糖的供能比超過6%。我國兒童飲用含糖飲料的行為越來越普遍,飲用量逐年上升。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與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發(fā)布的《中國兒童含糖飲料消費報告》指出,過多飲用含糖飲料會對健康帶來危害,會增加患齲齒、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過多飲用含糖飲料不僅威脅兒童的身體健康,還會給社會經濟發(fā)展帶來巨大負擔。
糖稅效果尚存爭議
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達4億多人,平均每11個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這一事實讓各國政府紛紛加快了減糖措施的出臺。目前,已有包括英國、愛爾蘭、墨西哥等28個國家和7個美國城市宣布對含糖飲料征稅。
以英國為例,英國出臺一項對含糖飲料征稅的政策,要求每100毫升飲料中含有5克以上糖分,需繳稅每升18便士(約合人民幣1.6元);每100毫升含有8克以上糖分,則需繳稅每升24便士(約合人民幣2.13元)。飲料公司在兩年內將含糖量降低到該標準之下,就無須被征稅。
對此,科信食品安全與營養(yǎng)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認為,消費者的行為是社會性的、復雜的,糖稅在國外實踐的歷史不長,目前在效果上也存在爭議,還有待時間檢驗。
“當然,糖稅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關鍵問題是,糖稅是否真的可以降低總體的糖攝入量,是否從人群健康的角度能看到實際效果。”鐘凱表示,糖稅是利用價格杠桿,但如果不能改變人們對于甜食的喜好,他們在含糖飲料上減掉的糖,還是會從其他甜食中吃回來。
糖稅的出臺對于價格敏感的消費者群體作用相對明顯。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中國項目主任陳志鋼表示,貧困群體消費高糖、高熱量的食品較多,因此征收糖稅可引導這一群體改變消費習慣。
我國低糖飲料發(fā)展仍處導入階段
目前,我國還沒有針對含糖飲料減糖方面的相關政策措施。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的《國民營養(yǎng)計劃(2017-2030年)》提出積極推進“三減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但沒有對減糖的標準提出具體要求。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教授馬冠生表示,綜合國內外政策環(huán)境的支持、其他國家對含糖飲料征稅的經驗,我國需從國情出發(fā),分析居民含糖飲料攝入現(xiàn)狀,預測對健康的影響及相關政策的作用,并以此為依據(jù)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中國不能等到肥胖、糖尿病的形勢‘趕英超美’再行動,政策上的前瞻性仍是需要的。”鐘凱表示。
《中國兒童含糖飲料消費報告》建議,我國應該加快營養(yǎng)立法,限制含糖飲料廣告、促銷,對含糖飲料征稅。此外,開展我國兒童含糖飲料及添加糖消費狀況的專項調查,建立含糖飲料消費監(jiān)測和評價系統(tǒng),了解不同人群含糖飲料的消費行為,根據(jù)監(jiān)測的數(shù)據(jù)評估和制定相關政策。
隨著支持糖稅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市場上的各個飲料企業(yè)也紛紛“未雨綢繆”。如可口可樂等碳酸飲料巨頭升級配方,增加各個品類里的低糖、無糖產品。
鐘凱表示,目前企業(yè)廣泛采用人工合成的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天然的甜菊糖、羅漢果糖等甜味劑替代蔗糖,讓飲料企業(yè)在產品中減糖相對容易。但甜味劑的味道與蔗糖相比還是有差距,很多人還是會主動選擇含糖的品類。業(yè)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無糖低糖飲料發(fā)展仍然處于導入階段,大部分消費者仍然不習慣無糖的口味,還需要國家、行業(yè)、企業(yè)的多方引導以及市場的長期培育。(劉瀟瀟)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