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2016年1月,李克強總理在山西太原主持召開鋼鐵煤炭行業(yè)化解過剩產能座談會時,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中國在鋼鐵產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包括圓珠筆頭上的筆尖鋼??偫淼摹皥A珠筆之問”,在當時引起了熱議。
而今,不到一年的時間,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基地,太鋼集團終于啃下了自主生產筆尖鋼這塊“硬骨頭”。
日前,由太鋼負責起草的《筆頭用易切削不銹鋼絲》行業(yè)標準通過全國鋼標委審核認定。該標準的制定,填補了我國該類產品標準的空白,對于提高我國相關筆頭用鋼的生產和實物質量水平,打破國外壟斷、有效替代進口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有力促進我國鋼鐵行業(yè)的提質增效和品種優(yōu)化升級。
在中國最大的制筆公司之一,寧波貝發(fā)集團的生產線上,每年有30億支圓珠筆下線,這個數(shù)字放大到全國是380億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圓珠筆生產國,光鮮數(shù)字的背后,卻是核心材料高度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
貝發(fā)集團品質部經理徐君道說:“我們一般說的筆尖鋼材料,原先都是從日本進口的,不僅是國內,國外的這一部分材料也從日本進口?!?/br>
筆頭分為筆尖上的球珠和球座體。目前,我國碳化鎢球珠不僅可以滿足國內生產需要,還大量出口,但直徑僅有2.3毫米的球座體,無論是生產設備還是原材料,長期以來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國家手中。
中國每年要生產380億支筆,需要用每噸12萬元的價格進口1000多噸生產筆尖的鋼材。在貝發(fā)集團,記者看到一種來自瑞士的筆頭一體化生產設備,生產一個小小的圓珠筆頭,需要20多道工序,筆頭里面有5條引導墨水的溝槽,加工精度都要達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數(shù)量級。
徐君道介紹說,在筆頭最頂端的地方,厚度僅有0.3到0.4毫米。極高的加工精度,對不銹鋼原材料提出了極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時還不能開裂,小小筆尖考驗著中國制造,也考驗著中國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基地太鋼。
為了給數(shù)百億支圓珠筆安上中國筆頭,我國在2011年就開啟了這一重點項目的攻關,太鋼當時就參與其中。
王輝綿,太鋼集團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有著26年在國內一流技術研發(fā)團隊的工作經歷。他說,筆尖鋼的研發(fā)是個難題,鋼材要制造筆頭,必須用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把鋼材調整到最佳性能。微量元素配比的細微變化,都會影響鋼材質量,這個配比找不到,中國的制筆行業(yè)永遠都需要進口筆尖鋼。
為了找到國外守口如瓶的保密配方,王輝綿他們必須摸索出一套前所未有的煉鋼工藝,沒有任何參考,只能不斷地積累數(shù)據,調整參數(shù),設計工藝方法。單是配方的成分配比試驗次數(shù),實驗人員已經無法統(tǒng)計了。
突破的靈感來自家常的“和面”。鋼水里要加入工業(yè)“添加劑”,普通的添加劑都是塊狀,如果能把塊狀變細、變薄,鋼水和添加劑就會融合得更加均勻,這樣就可以增強切削性。
“我們還借鑒了一些煉其他鋼的經驗,把塊狀的加入,改成‘喂線’加入?!蓖踺x綿至今回憶起來都興奮不已。
經過5年里數(shù)不清的失敗,在電子顯微鏡下,太鋼集團終于看到了添加劑分布均勻的筆尖鋼。試驗在2014年12月取得成功,經過10多次終試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鋼材終于出爐了。這批直徑2.3毫米的不銹鋼鋼絲,驕傲地寫上了“中國制造”的標志。
在貝發(fā)集團的測試實驗室,用太鋼原料生產出來的筆芯正在進行極限測試,在不同的角度下,每只筆芯都要連續(xù)不斷地書寫800米不斷線,這已經是對太鋼產品的近千次測試。
“通過不斷書寫測試,我們發(fā)現(xiàn)太鋼產品的出水均勻度和筆尖的耐磨性基本和國外產品等同?!必惏l(fā)集團測試實驗室主任胡省洋說,目前集團已經開始向太鋼批量購買筆尖鋼產品,在未來兩年,將完全替代進口。
“我們想通過這些研發(fā),通過這些標準引導我們的鋼鐵,特別是不銹鋼的技術進一步創(chuàng)新,一定要摘取鋼鐵工業(yè)材料方面的‘皇冠’?!碧摷瘓F技術總監(jiān)李建民說。
“聞新則喜、聞新則動、以新制勝?!毙⌒ 肮P尖”的拷問,給中國制造帶來巨大啟示。一支司空見慣的圓珠筆,書寫出的是創(chuàng)新驅動的中國力量。(本報記者秦海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