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晚,日本熊本縣發(fā)生了6.5級強烈地震。次日,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為受傷的熊本縣吉祥物熊本熊送竹子的漫畫在社交網(wǎng)站上火了,很多人對此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以表達對災區(qū)日本人民祈福的心愿。至今,這幅漫畫依然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一些表達中日友好活動的場合。
這幅漫畫當時由負責對日傳播的《人民中國》雜志社制作,與熊本地震報道一同刊發(fā),首先構思出漫畫的人便是該雜志總編輯王眾一。
談到這幅現(xiàn)象級漫畫的誕生,王眾一用“靈機一動”來形容。2011年日本福島發(fā)生大地震。王眾一帶領團隊第一時間做了20多個版的報道,有過多年中日文化交流經(jīng)驗的他深知,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受歷史及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影響,中日兩國國民親起來并不容易。而有一些東西是可以跨越這些障礙的,比如人類在面臨極端災難時表達出的共同情感。
“當時的宣傳報道效果很好,集中展現(xiàn)了中國在大災難面前對日本的支援。”王眾一回憶說,但是不能每次遇到此類報道都用大篇幅報道,他和團隊一直思考更加簡單、直接、高效的方式。
直到2016年日本熊本縣發(fā)生地震,王眾一帶領團隊連夜設計出了熊貓寶寶慰問熊本熊的漫畫,刊發(fā)之后,立刻引發(fā)了日本民眾的共鳴。
有日本媒體在報道這幅漫畫時,用中文和日文分別寫道:“大家都是‘熊’,大家都是‘生命’。”這句話充分表現(xiàn)了王眾一及團隊設計這幅漫畫時的初衷。
“日語有個詞叫‘心象風景’,意指對對方內心的了解。如何在中日文化交流中讓中國故事打動日本民眾心弦?報道熊本地震的漫畫做到了。”王眾一介紹,這種方式日本民眾感同身受,接受起來很容易。
在王眾一牽頭所做的中日文化交流策劃中,熊貓作為文化符號多次出現(xiàn)。
由《人民中國》參與主辦的“熊貓杯”全日本青年感知中國大賽從2014年開始至今已舉辦了5屆,每年邀請十幾位獲獎日本青年來華訪問、交流。
在2016年的一篇獲獎作品中,一位熊本大學的學生回憶了小學時中國插班生與同學們交往的故事,那位只穿著短褲和T恤的中國插班生給了他很大啟發(fā)。他寫道,“只穿著短褲和T恤便坦誠相見”“不穿著又重又硬的護具就不會傷害彼此”,樸素地表達了中日兩國需要真誠相交的道理。
潤物細無聲,一次次實踐證明,喚起日本民眾共鳴的文化產(chǎn)品才能促進兩國深入交流。
王眾一看到了這個規(guī)律,所以他在做雜志的同時把焦點投向了更廣闊的領域,電影就是其中之一。41年前,反映戰(zhàn)后日本社會的電影《追捕》在中國上映,引起轟動,增進了兩國民眾之間的了解。同樣,2001年,反映湘西普通民眾生活和風景的中國電影《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上映,堪比《追捕》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
“這兩部電影都是在對方國家火起來的,這個有趣的現(xiàn)象不是偶然的,它說明兩國通過電影所表達的內容真正走進了彼此觀眾的內心。”王眾一介紹,基于長期的研究積累,他還將日本著名電影史學家四方田犬彥的《日本電影110年》翻譯成中文,為中國讀者了解日本文化提供了一個新視角。
王眾一喜歡用費孝通先生的一句名言形容他對中日文化交流的目標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自2016年二十四節(jié)氣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他便開始琢磨將中日文化交流提升到“美美與共”的層次。
二十四節(jié)氣發(fā)源于中國,同樣為日韓等東亞國家所共有。王眾一連續(xù)三年嘗試運用日本讀者喜聞樂見的短詩俳句與中國化的漢俳互動的形式,謳歌二十四節(jié)氣的風物,這種中日互動的文化交流形式如今也得到日本社會高度贊賞。日媒評價稱,希望能夠借此促成新的中日文化交流。
“二十四節(jié)氣帶動的中日文化交流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它彰顯著中國的文化自信,一定能為中日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未來,我們還會試著將它擴展到中日韓乃至更大的文化交流范圍中。”王眾一滿懷信心地說。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