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筆涂鴉有好詩


來源:光明網(wǎng)   作者:林岫    時間:2017-08-29





  古代民間詩文難以發(fā)表,偶獲傳抄,輾轉來去,范圍畢竟有限,旅途中的文人墨客不忍詩文埋沒,愿意借壁揮灑,在交流信息中尋求知音賞識,以存久遠,這是中華文化的美好創(chuàng)意。雖然驛館郵亭酒樓的詩文雅聚非常短暫難得,但在“能題是幸,得傳是命”的古代,口傳手抄后的各奔西東,就會自然形成輻射九州四野的傳播渠道。有時民間流傳的“風聞”,竟比“官聞”迅疾,所以題壁詩文的傳播關系著德聲藝名,歷代文人墨客對題壁一般不會掉以輕心,偶有筆誤或改易,因數(shù)日傳遠,恐已追回難及,故題壁總須意在筆先,斟酌再三,概以落筆不悔為上。

題壁涂鴉有好詩(三)

黃鶴樓崔顥題詩圖浮雕

題壁涂鴉有好詩(三)

《水滸傳》連環(huán)畫封面

  唐白居易《宿張云舉院》五言排律后半首,有“夜深唯畏曉,坐穩(wěn)不思眠。棋罷嫌無敵,詩成愧在前。明朝題壁上,誰得眾人傳”,那深夜不寐的輾轉推敲,只為來日壁上的一次揮灑,確實慎重得很。東坡在杭州作的《見題壁》,有“狂吟跌宕無風雅,醉墨淋浪不整齊”,說的就是墻壁上那些靜候知己觀賞的留著原創(chuàng)痕跡的詩文涂鴉。創(chuàng)作詩文,無論優(yōu)劣美丑總要問世;無論褒貶諷誦,都愿意傾聽到一些反響回聲。詩板或粉壁,類似今日黑板,題寫或刷新都比較方便,以此提供發(fā)表交流的平臺,應該算作吾國的發(fā)明。

  題壁,盛行于唐宋元明。留意唐宋官宦、學者或詩人的旅跡,專檢題壁詩一一讀來,不難親近題壁,發(fā)現(xiàn)精彩。據(jù)宋《二程外書》、明《升庵集》等,南宋理學家程顥監(jiān)洛河竹木務時,經(jīng)過一寺,見壁上題著三言詩“要不悶,依本分”二句,覺意味深長,贊為“好語”;認為“若依本分,便是君子”,做人能盡守本分,即是“一悟”,故六字區(qū)區(qū),但對行旅匆匆的過客既是提醒,也是警鐘長鳴。南宋“小東坡”唐庚于蜀道見館舍壁上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十字,以為平淡奇警。想來也是,至理昭昭,人非不知,因苦多蓄積,總須賢哲一快吐之,則天下拊掌。明代楊慎(升庵)在蜀道古棧舊壁,讀到過一位別號硯沼的無名氏題壁詩,詩曰“休洗紅,洗多紅在水。新紅裁作衣,舊紅翻作里?;攸S轉綠無定期,世事返復君所知”,借物引喻,娓娓道出世間新情舊意的變化無常,矯然入理,況且題于棧壁,警誡行人莫放浪擲情,意味殊自不凡。書者稱“古樂府一首”,倒也相符,只是元郭茂倩輯《樂府詩集》未見,疑是遺篇。楊慎認為,唐李賀有“休洗紅,洗多顏色淡。卿卿騁少年,昨夜殷橋見。封侯早歸來,莫作弦上箭”二十八字詩,雖然比那無名氏詩精簡四字,但蘊藉差遠,“何啻千里”。

  宋《侯鯖錄》記錄過一首無名氏的《題驛壁》,對行人關照最為詳細,類似舊稱“征途藥石”“旅行必讀”。詩曰:“記得離家日,尊親囑咐言。逢橋須下馬,過渡莫爭船。雨宿宜防夜,雞鳴更相天。若能依此語,行路免迍邅。”此詩傳播久遠,至民國仍有旅店書壁,勸誡過客。此律詩全擬“尊親”口氣叮嚀再三,溫馨也盡寓其間,唯中二聯(lián)四句,每句第三字挑梁,“須、莫、宜、更”俱用虛字,看似殷勤,美意卻不勝咀嚼,留下瑕疵。

  古代詩文大都靠傳誦抄錄。旅途間有壁供題,讓南來北往的行客于此誦讀唱和,順便尋親詢友,等同提供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蚩山涣餍畔?,尋著知音,就此發(fā)現(xiàn)人才,或可路見不平,郁悶難忍,題壁發(fā)發(fā)牢騷,企盼公正。

  據(jù)清《甬上耆舊詩》記,才子孫儀性格廉介,好游佳山水,每過廟宇酒樓,適逢詩興勃勃,輒以詩題壁,但不署姓名。書生周貞靖孝廉偶經(jīng)寺院,讀到孫儀的題壁詩,嘆為精彩,日誦其詩,卻不知何人所作。后來周貞靖榮登進士,到嶺外上任,沒承想,與孫儀同舟伴行,二人論詩洽談愜意,周發(fā)現(xiàn)孫儀攜帶的《借竹樓集》輯有寺院壁上那首詩,大喜,一問,方知平日崇拜者正是孫儀,于是互道相見恨晚。若無題壁詩,焉得結此詩緣?

  人生不易,如果坎坷顛沛如行荒漠,更需要友情甘露的滋潤。南宋陸游暮年由蜀返回浙東故里,旅途或居家都很留意題壁,無論村店道旁,皆悉心尋覓,逢著題壁必細心讀過,適得佳興隨即賦詩留題,以饗過往詩友。諸如《醉中題民家壁》的“吾詩戲用寒山例,小市人家到處題”,《題村店壁》的“近秋漸動尋幽興,絕俸難營覓醉錢。到處不妨閑著句,他年好事或能傳”,《題野店壁》的“道里逢人問,題名拂壁看”,《題道傍壁》的“莫辭剩買旗亭酒,恐有騎驢李白來”等,皆時出雋語,傾訴甘苦憂樂,期待知音見賞品說,也是“嚶嚶相鳴”。

  題壁,能讓過往行人遍覽,情感公開,有利于暢懷抒發(fā)。在郁悶的題壁者那里,與其說是安頓表現(xiàn)欲,不如說是快意噴發(fā),一瀉塊壘。如果私下難覓傾聽的知己,那就索性當眾舒嘯,或可幸逢憐惜寬慰,或可廣而告之后得到回響和支持。

  據(jù)清《不下帶編》,長洲某詩翁因為二子奉養(yǎng)慢怠,無可奈何,題自家堂壁一詩:“人生七十強支持,簾卷西風燭半支。傳語兒孫好看待,眼前光景不多時。”詩很直白,如同對面話語,每句的后三字,“強支持,燭半支,好看待,不多時”,最得“衡秤壓砣”之法,容易警醒。老翁二子方以文學有時名,觀壁大懼,恐不孝丑事影響前程,立馬拜托親友懇請父親滌壁去詩,保證日后奉養(yǎng)有加。后來壁詩雖然滌去,但詩已傳遍,也為長洲兒女留下永久的訓誡。其子見詩能大懼并承諾奉養(yǎng),說明天良未盡,尚可提耳回頭。

  明代《戒庵老人漫筆》記有流賊趙風子題驛壁七律,頗堪細味。流賊,即流竄的土匪。趙風子被官府擒拿后,途經(jīng)河南,題驛詩曰:“魏國英雄今已休,一場心事付東流。秦廷無劍誅高鹿,漢室何人問丙牛。野鳥空啼千古恨,長江難洗百年羞。西風吹散窮途客,一夜游魂返故邱。”此詩若非他人代筆,從頷聯(lián)巧用秦趙高指鹿為馬(朝廷是非顛倒)和漢室丞相丙吉問牛(關心民生疾苦)二典,應信“窮途客”趙風子也是熟讀詩書的人才,或因世道險惡被逼得走投無路,才落草成了“梁山好漢”。此詩暗傳了他對奸佞當?shù)蓝骞偬俚默F(xiàn)實極度不滿,大約本想成就一番肅奸事業(yè),無奈結果“是非成敗轉頭空”,落了個羞愧之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03583